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全部 3662 公司动态 1133 行业动态 1235

全国首个!广州南沙这个安置房项目获容积率激励它采用“搭积木”方式建积木机器人造→

时间:2025-09-14   访问量:0

  9月10日,广州市南沙区大涌安置房项目完成首个模块化箱体吊装,标志着项目由土建主体转入模块化施工的阶段。

  大涌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.5万平方米,共包含2栋住宅及公建配套,可提供284套住房,项目预计在2026年6月竣工。

全国首个!广州南沙这个安置房项目获容积率激励它采用“搭积木”方式建积木机器人造→

  据南沙大涌安置房项目负责人赵雷晟介绍,该项目作为全国首个获取6%容积率激励措施的模块化高层住宅项目,也是广州首个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装配式高层住宅项目,“该模式下,‘房间’以及室内装修均在工厂完成,相比传统模式,产品品质更稳定、质量更好,同时房子可以像‘搭积木’一样,建造时间也更快。”。

  据介绍,该项目运用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,整体建设周期可缩短约65%。模块化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结构、机电管线与基础装修,首吊后现场将按照楼栋与单元分区组织施工,实行“吊装—连接—验收”的闭环作业流程,加快主体结构建设速度,有效压缩群众回迁等待时间,降低安置房过渡成本。

全国首个!广州南沙这个安置房项目获容积率激励它采用“搭积木”方式建积木机器人造→

  “项目模壳本质是构造状态,结构墙部分由模壳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成,其中承重墙和传统建筑一样不能砸;非承重墙部分,传统建筑用砖砌,该项目只是将混凝土部分在工厂完成,受力情况与传统建筑一致,非承重墙部分可以拆改。”赵雷晟介绍说。

  大涌安置房项目一方面选用高强混凝土材料作为项目模壳,提升结构强度;另一方面采用预埋钢板加强对拉工艺,使模壳可作为剪力墙的钢筋保护层,将墙体施工厚度精准控制在220毫米,在保障结构稳定前提下最大限度释放室内使用空间。

  此外,项目还运用空心叠合剪力墙技术,将剪力墙钢筋预先在工厂集成并与模块化箱体同步预制,现场施工仅需对上下层模块墙体做附加钢筋连接即可完成拼接,显著减少湿作业、噪声与扬尘,提升绿色建造水平。

  2024年,广州市陆续出台《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五年行动计划(2024-2028)》和《广州市装配式建筑和模块化建筑项目容积率激励措施实施细则》,明确将模块化建筑作为广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新亮点,对符合条件的建筑单体给予最高6%的容积率激励。

  大涌安置房项目以模块化箱体水平投影最高占比62.86%、层应用最高占比67.74%的技术方案,率先完成认定,成为政策激励的“首例样板”。

  作为第一个吃到政策“螃蟹”的项目,大涌安置房不仅完成了政策从文件走向现场的实践闭环,也为后续项目在认定标准、流程执行、机制衔接等方面提供了可复用的操作路径。

  “大涌安置房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。”南沙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将在后续项目中进一步优化认定机制和产业链配套,让‘政策引导+技术成熟+机制可复用’形成闭环,加快构建城市级新型建造生态。”。

  今年以来,在稳步推进安置房建设的同时,南沙还积极创新安置措施,为安置居民提供多种不同类型房型,助力“安居梦”。

  9月7日,南沙区城中村改造迎来里程碑时刻:城中村改造商品房源项目选房超过1000套,数百户南沙城中村家庭住进了全新的房子。

  从组织周边村民集体参观项目房源,到首批商品房源选房启动,再到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统租模式推出……三个月时间,选房数已破千套。

  选房持续火热的背后,离不开南沙围绕城中村改造的一系列集成式改革发力,有力推动南沙城中村改造工作向前,也为全市城中村改造安置回迁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
上一篇:积木集团(08187)股东将股票由昌利证券转入大新证券 积木机器人转仓市值298

下一篇:周觅:用七年时光做孩子成长路上颗粒积木的“点灯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