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比起行业前辈,2014年才成立的布鲁可只能算是后浪中的后浪,但这个后浪的发展势头非常突出,短短几年就成了“中国最大、全球第三”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,其全球市占率仅次于乐高、万代。
不仅名字和乐高只有一字之差,它的产品包装、说明书和积木本身全都向乐高看齐,再加上价格远低于乐高,乐拼在国内市场差点压得乐高抬不起头。直到2018年,乐高打赢了官司,才终于成功让李鬼下线。
乐高能俘获全球玩家的心,有个重要原因是将产品和流行文化深深绑定,比如和各种IP联名,还推出了多部乐高大电影。
2014年,布鲁可的前身葡萄科技成立,随后陆续推出了机器人电脑、成长手环、编程玩具平板等儿童产品,但都不温不火。2016年,布鲁可跨入积木玩具赛道,免不了要向能把几斤塑料卖出几千块钱的乐高学习。
此后,布鲁可狂推奥特曼系列产品,短短两年时间推出了十个系列!招股书显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,布鲁可在拼搭角色类玩具拥有255个SKU,其中奥特曼IP占了133个SKU。
吃到甜头的布鲁可,后续又花大力气抢到了变形金刚、火影忍者、漫威、小黄人、宝可梦、名侦探柯南、哈利·波特等热门IP的授权。
2005年,乐高将“用户共创”纳入业务,让一些极具创意的用户参与产品创新,成为“乐高专业认证大师”。基于用户创意,乐高推出了《老友记》Central Perk套装,NASA土星5号火箭套装等爆款,这类产品90%上线即售空。
相对应的,布鲁可也有个独特的圈子——BFC(Blokees Figures Creator),即布鲁可积木人的创作者,布鲁可还专门开发了微信小程序“布鲁可积木人Club”。
乐高每年会推出近千款新产品,涵盖了积木套装、主题系列、IP合作等各种产品,让你每次逛乐高店都能有新发现。
为了能尽快上新,布鲁可的研发团队占到所有员工人数的约64%。它的拼搭角色类产品,从概念探索到量产的平均上新周期为6-7个月,而行业平均水平需要10-12个月。
2021年,布鲁可的平均售价仅为89元。到了2024年上半年期间,这个数据更是滑落至19元。
之所以价格便宜,最直接的原因是布鲁可的零件更少。与动辄上千块零件的乐高相比,布鲁可只有约70块。这是因为,乐高身处的是人们传统认知里、正儿八经的积木赛道,而布鲁可主打的是大颗粒积木和拼搭类玩具市场。
乐高瞄准的人群不只是儿童,而是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,甚至它的营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“Kidult”这个群体,也就是爱玩玩具的成年人。这几年,国内的泡泡玛特和国外的Jellycat爆火,也可以说是吃到了Kidult趋势的红利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6月30日,布鲁可共有431款在售SKU。其中,面向6岁以下儿童的有116款,面向6至16岁人群的有295款,而面向16岁以上人群的只有20款。
虽然价格低,但配合布鲁可恐怖的上新速度,不断刺激小孩的集邮心理,最终总能上演“小孩一掷千金买玩具、家长严厉声讨小卖部”的经典场面。
乐高在中国的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和商场里,而布鲁可的产品则是穿插在小孩可能出现的花式场景里,比如小卖部、文具店、名创优品、孩子王、玩具反斗城、酷乐酷玩,等等。
2021年初,布鲁可的经销商只有40家。截至2023年底,布鲁可的经销商数量狂涨到418个,遍布超14万个线下网点。
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时间,布鲁可累计亏损11.4亿。直到2024年一季度,它才扭亏为盈。
和乐高比营收比利润,双方相差不止十倍。在全球市占率方面,布鲁可为6.3%,也仅有乐高的1/6。
网上有句话叫做“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”,可以用于描述目前布鲁可和乐高之间的差距——拿下国内第一的布鲁可,只是有了和全球第一相提并论的资格。
现在布鲁可手握近50个IP授权合作,且还在努力扩张IP矩阵,因此每年的授权费都是一大笔支出。2024年上半年的授权费,超过了此前3年的授权支出总和。
一方面,布鲁可需要担心合作到期的问题。例如奥特曼IP的授权,2027年到期,火影忍者、漫威无限传奇、宝可梦等IP今年就将到期。届时续约谈判,可能还要出更多血。另一方面,布鲁可拿到的这些知名IP是非独家授权,所以哪怕续约成功,布鲁可也要面对货架上许多雷同的产品。这种情况下,想要掏小孩口袋里的零花钱,或许还得拼价格。
为了不受制于人,布鲁可一直在推广原创IP“百变布鲁可”和“英雄无限”,只不过要指望它们挑大梁,短时间内还只能是想想。
为了让拼接更舒适,每一块的误差不能超过0.001毫米。为此,需要在模具上投入大量资金,每开一个模具就要25万欧元,而相关模具早已超过了7000种。